國產材體驗館-从森|貼近國產材的美好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106年宣示「國產材元年」,啟動人工林產業振興,積極推廣臺灣木竹材使用,近年除透過木藝教育推廣、每年舉辦森林市集及參與國際建材展設置國產材臺灣館等大型展售活動,提升國產材產品的能見度。今天起,北臺灣民眾想親近國產材,將首次擁有獨一無二的體驗空間,林業保育署特委託專業團隊於臺北市金山南路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打造北臺灣第一間國產材產品體驗館-「从森」,運用國內多家國產材廠商製作的建材、家具及文創商品,營造貼近生活的居家環境,民眾透過視、聽、嗅、味、觸覺五感,以輕鬆、有趣的方式,體驗充滿國產材氛圍的空間。今(22)日林業保育署邀集各產官學界代表共同揭幕,民眾可沉浸在日式歷史建築群之中,體驗國產材的獨特魅力。 […]
美濃區農會-未來超市
新聞來源:上下游 文/ 林怡均 高雄美濃區農會超市大翻修,全部使用國產材,變身「未來超市」!美濃農會超市是當地人重要的採買去處,遊子回家也都要來逛一趟,這回是經營42年來第一次翻修,新建材全使用國產柳杉。設計師方新樵以波浪線條在天花板設計出斗笠及果實的圖案,來呈現「架上農產品背後都有農民心力」的意象。 […]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知本自然教育中心|孩子們的木育樂園
知本的環境教育,是關於永續山林的述說。 自然教育中心的建物外牆,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利用八八風災留下的漂流木與馬賽克拼貼磁磚,裝置了白榕板根的交錯意象,帶出此地的熱帶季風生態。 走上二樓空間,國產木材特有的香氣在空氣中瀰漫,這些充滿林木自然色調的木育體驗設施,出自於在地木藝團隊「小川工藝製作所」及「向陽薪傳木工坊」之手,細細把玩後發現,溫潤的木作中蘊藏了傳統木工師傅的技藝和現代工藝設計的巧思,開啟了知本自然教育中心的木育時代,亦榮獲了108年度農委會(現為農業部)優良農建設施類佳作的肯定。 […]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柳心亭|發現疏伐木的無盡可能性
全臺灣第一座國產柳杉雙曲度仿生結構工藝 「室內的木育設施,展示了國產木材在室內裝飾材、營造遊憩體驗的可能性,而『柳心亭』的出現,則開創了國產木材運用在室外二次彎曲結構材的新例。」 臺東林區管理處與臺大實驗林管理處、陳威志建築師合作,透過膠合集層材工法,將1立方公分的國產柳杉木拼接成板,每一片木板構件都是164條木條膠合而成,經過反覆的彎曲、膠合、刨平、砂磨,首度展現國內首創的二次彎曲結構作法,挑戰木材使用的極限。 底下,是園區內大葉桃花心木所製成的長凳,採自然邊製作以提高取材率;設計斜面排水,更能減少水分停留的時間,延長木頭使用壽命。 每處設計環節,都考量方便日後維護與汰換,透過在地利用的思維,更賦予疏伐木延續生命的價值,也是樹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 完整內容請參考森林微旅行|與知本自然教育中心一起體驗木育,認識樹。
花蓮玉里─大禹書屋
木、竹材是早期社會的重要建材,雖然在現代建築中已較為少見,不過善用地方的完整木、竹材資源,並轉為建材呈現在建築物上,也是帶動國產材「地產地用」的重要一環。 位在玉里鎮大禹里的「大禹書屋」是目前花蓮唯一由全柳杉建成的建物,使用的木材都來自花蓮在地,書屋目前主要是作書院或教室使用,提供當地孩童一個舒適的課後教育場域。 特別的是,書屋建造時也納入永續的概念,除了為建築體設計自然換氣系統、免除冷氣的安裝,所使用的柳杉也都具有完整的生產履歷可供溯源。 完整內容請參考環境資訊中心-看花蓮南區如何點亮國產材:串起地方人才、文創、建築微型產業鏈
2019桃園農博入口意象─五腳亭
設計/施工團隊:竹籟文創 古早時代供人休息喝茶的棚子稱為「亭」。 本次博覽會的入口意象融合人、農、林、漁、牧五個意象作為五個支柱: 「人」──遊客自由穿梭竹林之中或休息或聊天。 「農」──竹管一座的造型借用自農民戴斗笠遮陰的形象。 「漁」──頂棚輪口編灑落陽光的光影變化,像海面波光淋漓。 「林」──叢集竹管象徵竹林。 「牧」──坐落於周邊連綿的綠色草坪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