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z

/doz

About doz

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
So far doz has created 408 blog entries.

台中花博「竹跡館」

2018台中花博「竹跡館」 設計/施工團隊:竹籟文創   「來自竹山,前進世界」 竹跡館獲得「世界建築節大獎-WAF」的入圍提名,設計團隊於2018年11月底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代表臺中花博一份子,為台灣爭取世界建築節大獎的榮耀。 活用竹材演繹東方之美,是中台灣少見的大型竹建築。十米高的竹拱圈層疊出,山巒般的輪廓;結構中鏤空處、北南方向的建物立面,都有竹編技藝大面積揮灑,不僅豐富竹跡館的建築表情,也讓館內空間,充滿竹林自然光影;展場內洗練磨石地版、外圍的環繞式水池、桂竹園藝造景及夜間燈光裝置等,均為精采看點。 竹跡館由來自南投竹山的「竹籟文創」團隊負責本次的作品製作,所有竹材、車輛、運送、五金、人員、配件皆來自竹山在地,並為竹山在地提供了超過1,800人次的工作機會,回餽中台灣竹業。  

2023-07-14T11:33:48+00:002019/01/15|Categories: 應用工程案例|Tags: |

柳杉運用於森林土木工程

柳杉運用於森林土木工程—太平山白嶺地區攔沙霸、宜蘭冬山河沿岸護坡及鳩之澤擋土牆 施工團隊:昆晉實業有限公司 宜蘭冬山河沿岸、太平山白嶺地區攔沙霸、鳩之澤擋土牆利用木格框生態工法,不但改善水土保持,並且更貼近於大自然環境材料,運用於河岸周邊可增加河流中生物棲地之多樣性。因此,利用柳杉人工林材料作為環境改善之素材,結合工程、生物之觀念進行整體整治工程,才是現今適宜之生態工法。     昆晉實業有限公司及其木材工藝部門介紹

2019-01-15T09:43:34+00:002019/01/15|Categories: 應用工程案例|

疏伐木的前世今生

利用過的柳杉疏伐木可以做什麼呢?疏伐木本來就屬不成熟的中小徑材,又因利用過有鐵釘及開裂等缺點,要如何再利用就成了重要的課題,考量文創商品以創意、智力、資本增進產品的價值,東勢林區管理處特別將利用過不具標售價值的殘材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木材科學與設計系合作,將疏伐木殘材再利用製作板凳及文創商品等,化腐朽為神奇。 […]

2019-01-09T12:02:27+00:002019/01/09|Categories: 知識與生活|

林務局修正19年沒改的超麻煩法規,簡化人工林疏伐木查驗程序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文/ 許展溢 「林產物伐採查驗規則」訂定至今有19年未修正,其中為防範越界砍伐貴重林木及未依核定計畫的伐採作業,早已不合時宜,加上現在也禁伐天然林,且每次伐採查驗過程反繁瑣,須耗費大量人力、時間,讓林農降低申請意願,林務局表示,已修訂完成並施行,未來申請伐採林木的等待時間與作業成本可大幅減少。 […]

2019-01-08T16:36:41+00:002019/01/08|Categories: 科技與產業|Tags: |

「林產物伐採查驗規則」修正頒布 簡化人工林疏伐木查驗程序

林務局去(106)年宣告將開啟國產材元年,推動人工林產業振興,並同步檢討不合時宜的法規,以簡化伐採申請與作業程序,降低行政與時間成本。林務局今宣布,攸關林農申請伐採作業成本的「林產物伐採查驗規則」,已於107年12月4日報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修訂完成並頒布施行,未來林農申請伐採林木的等待時間與作業成本將可大幅減少。 […]

2019-01-09T11:07:45+00:002018/12/28|Categories: 科技與產業|

林產物伐採查驗規則

沿革: 1.中華民國四十二年二月十七日經濟部令訂定發布 2.中華民國五十七年三月二十一日經濟部令修正發布 3.中華民國六十年三月五日經濟部(60)經農字第 7994 號令修正發布 4.中華民國七十八年六月三十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78)農林字第 80302 61A 號令修正發布名稱及全文 [...]

2018-12-27T16:24:14+00:002018/12/27|Categories: 法規與標準|Tags: |

嘉義縣首發-賀「阿里山林業生產合作社」成立

「阿里山林業生產合作社」是嘉義縣第1個由國有林事業區出租造林地33位個體小農所共同發起,林主公興社區小農個個充滿熱情、有活力、富創意,公興社區除從事林業經營外並積極發展生態旅遊,設立土匪市集,結合產銷一條龍服務遊客。今(26)日上午召開「阿里山林業生產合作社」創立會,會中由輔導單位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鄭秘書鈞謄、嘉義大學李教授俊彥、嘉義縣政府及阿里山風景管理處均到場恭賀,冀期在地生根再創共好。 […]

2018-12-27T16:08:26+00:002018/12/26|Categories: 科技與產業|

國產材向前衝!2019年木材自給率提升到1.2%,規劃伐採600公頃國有林

新聞來源:農傳媒 文、攝影/ 林慧貞 製表/ 邱柏綱 臺灣一年進口600萬立方公尺木材,自給率僅0.8%,去年林務局喊出「國產材元年」,宣告重啟林業。經一年盤點,總計國內有將近7萬公頃人工林適合經營,林務局已訂出明年伐採量目標,國有林預計伐採600公頃,加上林務局輔導的私有林也將陸續伐採,預計國內木材自給率將提升到1.2%。 […]

2018-12-27T14:05:08+00:002018/12/26|Categories: 科技與產業|Tags: |

喚醒沉睡已久的森林爺爺

新聞來源:上下游副刊 文/ 李盈瑩    首圖攝影/連慧玲 靜置了三十年的人造林,許多當初密植的苗木已長大成樹,彼此太擁擠了,有些樹為了追光而徒長,有些則因搶不到光而顯露疲態,再加上長年缺乏管理,原本整齊劃一的人造林之間長了雜木,林相變得凌亂不堪。 […]

2018-12-27T16:02:00+00:002018/12/21|Categories: 科技與產業|Tags: |

渡邊邦夫,木構建築掌旗手

新聞來源:上下游副刊 文、首圖攝影/ 古碧玲 台灣的設計者、建築師們的戰鬥力仍令人刮目相看,「根據這些建築師們的作法,可導向各式各樣使用木構造的潛在機會,卑南這案子就是最顯著的案子,居然在二十年前就完成的,且極具魅力、非常棒的建築。」 […]

2018-12-27T14:42:14+00:002018/12/21|Categories: 科技與產業|Tags: |